修行心得

By Manuel

阿彌陀佛! 我是從網路得知有海天禪寺。我對禪坐感興趣並不是因為它是免費的,而是因為對於人生的疑惑我一直在找尋令人滿意的答案。對於人生,我有兩個疑惑。第一、什麼人生真正的快樂? 第二、我是誰?

我已經上完初級、中級禪修班,現在我是高級班。從中我學到很多,而且改掉很多壞習氣。例如:第一、我戒煙了;從一天三包煙,到現在完全不抽煙。第二、我學會控制不發脾氣。第三、我學會做一位觀察者。第四、我能夠用慈悲心去對待所有的眾生,特別是動物蟲蟻等。為什麼特別要對動物蟲蟻慈悲?因為他們最需要我們的慈悲心及同理心。第五、我已經95%都吃素食。這不是因為有益健康,而是因為要慈悲對一切的眾生。

這些只是我其中幾個習氣的改變而已。主要都要歸功於我在海天上課、聽法師開示、還有打坐禪修的緣故。其中不可或缺的是,我有打坐觀行。我記得法師曾經問我,為什麼你要來上禪修班? 我的回答是,來找我的真心。(這與我第二個疑惑我是誰有關。)

假如現在師父再問我,我會回答:「我只是想練習把心靜下來。我不想要證到什麼境界。因為想要證到什麼境界,這還是一種欲望。」

現在,我一種感覺,我覺得愈來愈接近我的真心本性。重要的是,我想要真誠地去對待別人和自己、真實地接受我的生活和我的樣子、還要真誠地學習知足滿足不要被物質薰心。

現在我可以說明我所有的行為與禪修都有關係。例如:從我家到海天需要3小時的車程,回家又要花另外的3小時。但在車上的時間就是我禪修的一部份。

我也會找大自然只有綠樹鳥鳴的地方打坐。起床後及睡覺前,我也會在自己的寮房打坐。有時我故意找人很多的地方打坐;當我聽外面吵雜的聲音,我的心依然很平靜。每次我打坐時,我都覺得很有福報,因為我得到一份最大的禮物––––心中的寂靜就是最大的禮物。

海天禪寺對我來說,是最安全最平靜的地方。

1986年2月25日那天是人民力量革命日(對馬可仕政權的示威抗議) ––––目的是要讓菲律賓人民脫離專制總統的統治。那天是我第一次參加示威,直到2004年我都很熱衷參加這些示威活動。因為我們一直都想要自由。現在回想我那時的行為,我現在明白其實要得到自由,並不需要去參加那些示威。因為藉由禪修,我可以在我的真心中,找到最圓滿的自在與自由。而這一個方法,就是專注清楚地觀息。

自從來到海天,我增長了很多有意義的福報。我有了新朋友、有了新的人生觀,還有多了那份認識眾生的覺性。

對於我的第一個疑惑:什麼是人生真正的快樂? 我曾替別人想過很多答案。有些人的快樂來自於得到很多寶貴的東西,像金錢、健康等等。但對我而言,真正的快樂是活在寂靜中,沒有任何執著。現在的我暫時還達不到,也許下輩子可以做到。

對於我的第二個的疑惑:我是誰?我還沒體會到我是誰。但現在,我很清楚在我內心深處我是佛弟子。我很感恩能做一位修行人、能成為海天的一份子。有這些法師做我的老師是我很大的福報。在此也非常感恩所有的法師們、工作人員、義工菩薩。阿彌陀佛。

禪七心得

傳仁

我不是今年才第一次打禪七,所以我想禪七應該只是我學佛旅程中的一個點而已。(今年四月,我在海天打的半日禪,也是學佛旅程的另一個點。把這些點連接起來的,是我在海天上的課程及禪修練習,還加上與住持及其他法師們的談話。)

禪七一開始,就有很多挑戰。其中一個是打坐時身體上的不適。最近我才開始能坐單盤。雖然我曾學過五年的瑜伽,但打坐時身體仍感到不舒服,這讓我很容易心煩意亂。另外,我心理上也有一個習氣會造成打坐時的困擾。因為我的工作需要和別人談話,每次大約一小時。所以心中已經有一個心理時鐘,只要差不多一小時到了,我就知道了。不用看錶,我大概知道過了40-45分鐘。每到這時候,我就起心動念準備想要結束。當然,這就是打坐一支香的時間。

還有,我發現只要早上一起床,我就開始計畫一整天的行程。所以早上那幾支香,我心中會一直重覆計畫和演練當天要做的事,所以我要很努力地去對抗那些妄想。而一整個晚上,我對我住處附近出現的聲音和味道非常敏感。我會想:我聽到的聲音是因為風把樹枝吹的吱吱做響嗎?還是有人翻牆闖入我的住處?或是有一群狗對著其他的貓狗還是小偷在狂吠?我聞到的是不是瓦斯漏氣的味道,還是電器燒掉的味道?我聽到有動的聲音,這是房子因為氣溫變化而發出的聲音,還是小孩驚醒在動的聲音?打坐時要去除這些妄想雜念實在非常難。

有一次我有很大的突破,就是當海天住持法師告訴我「心性是空」:沒有名相,沒有屬性,沒有比較,沒有分別,沒有界限……等等。因為這些都會造成執著。聽了這些空性(菩提心)及執著的觀念,我比較知道要怎麼去體會「空性」及「不執著」。(《四十二章經》提到「念無念念」也對我很有幫助。)當我對「空性」或菩提心的體會比較清楚時,又出現另一個困難。我會起個念頭,想要去或設法去讓自己體會空性。然後另一困難又出現了,我會變成想要去保持那個對空性的感覺。當住持和尚告訴我們:「你打坐不是要去求安靜、求平靜、求減少壓力、求放鬆。你的心是要住在空性上。」於是我這次打七變的很專注,這是以前所沒有的經驗。

在整個禪七中,我一心一意試著想要保持對空性的感受。甚至連在禪堂外、走回寮房的路上、用齋時、還有每一支香的休息時間也是如此。

在這裡,我要向禪七的監香法師問訊致敬。監香法師很辛苦。我看到有些法師們努力保持清醒,甚至連休息時間也雙盤打坐,等著下一支香開始。我只能猜測,法師們在監完一整天的香,接著再規劃明天的行程,等到可以去休息時都不知道幾點了。我也很感恩他們巡香時,都想盡辦法放輕腳步,也不讓長衫發出聲音。每位監香法師也有不同的特色:有些很嚴肅,有些很溫和,很些讓人很舒服,有些法師在調整學員姿勢時很善解人意,有些就很嚴格。

在此我也要向那些過堂的義工菩薩問訊致敬──他們多半都很年輕,有些還是青少年。同樣地,我也要向翻譯的法師們問訊致敬──他們翻譯的也各有不同。但大多我都很感恩他們都很努力想要和住持和尚同步翻譯。所以,雖然當他們沒有把住持和尚講的笑話翻譯出來,讓我們這些不會講中文的外國人在想,到底別的學員在笑什麼呢?這時我並不覺得是他們的錯。

我的學佛旅程可以說,是結合我打坐觀行及對空性教理的理解。有時候,我的觀行幫助我了解空性的道理。有時候,我從法師開示及經典學到的空性教理,幫助我的觀行有所進步。我也向自己承諾。我一定要努力觀行,才能悟到空性或菩提心,也就是悟到我的真心本性。

之前,有人告訴我有關禪宗的諺語: 「山外有山。」我肯定是遇到很多山了,而且在征服這些山的過程我也很法喜。但我知道即使我已經坐在山峰上了,一定還有其他的山峰會出現。上周日,我們在誦《四十二章經》時,突然有一句話跳出來:「既發菩提心,無修無證難。」

啊!是的,又一座山出現了。

我的學佛旅程還繼續著。

禪七心得

傳仁

我不是今年才第一次打禪七,所以我想禪七應該只是我學佛旅程中的一個點而已。(今年四月,我在海天打的半日禪,也是學佛旅程的另一個點。把這些點連接起來的,是我在海天上的課程及禪修練習,還加上與住持及其他法師們的談話。)

禪七一開始,就有很多挑戰。其中一個是打坐時身體上的不適。最近我才開始能坐單盤。雖然我曾學過五年的瑜伽,但打坐時身體仍感到不舒服,這讓我很容易心煩意亂。另外,我心理上也有一個習氣會造成打坐時的困擾。因為我的工作需要和別人談話,每次大約一小時。所以心中已經有一個心理時鐘,只要差不多一小時到了,我就知道了。不用看錶,我大概知道過了40-45分鐘。每到這時候,我就起心動念準備想要結束。當然,這就是打坐一支香的時間。

還有,我發現只要早上一起床,我就開始計畫一整天的行程。所以早上那幾支香,我心中會一直重覆計畫和演練當天要做的事,所以我要很努力地去對抗那些妄想。而一整個晚上,我對我住處附近出現的聲音和味道非常敏感。我會想:我聽到的聲音是因為風把樹枝吹的吱吱做響嗎?還是有人翻牆闖入我的住處?或是有一群狗對著其他的貓狗還是小偷在狂吠?我聞到的是不是瓦斯漏氣的味道,還是電器燒掉的味道?我聽到有動的聲音,這是房子因為氣溫變化而發出的聲音,還是小孩驚醒在動的聲音?打坐時要去除這些妄想雜念實在非常難。

有一次我有很大的突破,就是當海天住持法師告訴我「心性是空」:沒有名相,沒有屬性,沒有比較,沒有分別,沒有界限……等等。因為這些都會造成執著。聽了這些空性(菩提心)及執著的觀念,我比較知道要怎麼去體會「空性」及「不執著」。(《四十二章經》提到「念無念念」也對我很有幫助。)當我對「空性」或菩提心的體會比較清楚時,又出現另一個困難。我會起個念頭,想要去或設法去讓自己體會空性。然後另一困難又出現了,我會變成想要去保持那個對空性的感覺。當住持和尚告訴我們:「你打坐不是要去求安靜、求平靜、求減少壓力、求放鬆。你的心是要住在空性上。」於是我這次打七變的很專注,這是以前所沒有的經驗。

在整個禪七中,我一心一意試著想要保持對空性的感受。甚至連在禪堂外、走回寮房的路上、用齋時、還有每一支香的休息時間也是如此。

在這裡,我要向禪七的監香法師問訊致敬。監香法師很辛苦。我看到有些法師們努力保持清醒,甚至連休息時間也雙盤打坐,等著下一支香開始。我只能猜測,法師們在監完一整天的香,接著再規劃明天的行程,等到可以去休息時都不知道幾點了。我也很感恩他們巡香時,都想盡辦法放輕腳步,也不讓長衫發出聲音。每位監香法師也有不同的特色:有些很嚴肅,有些很溫和,很些讓人很舒服,有些法師在調整學員姿勢時很善解人意,有些就很嚴格。

在此我也要向那些過堂的義工菩薩問訊致敬──他們多半都很年輕,有些還是青少年。同樣地,我也要向翻譯的法師們問訊致敬──他們翻譯的也各有不同。但大多我都很感恩他們都很努力想要和住持和尚同步翻譯。所以,雖然當他們沒有把住持和尚講的笑話翻譯出來,讓我們這些不會講中文的外國人在想,到底別的學員在笑什麼呢?這時我並不覺得是他們的錯。

我的學佛旅程可以說,是結合我打坐觀行及對空性教理的理解。有時候,我的觀行幫助我了解空性的道理。有時候,我從法師開示及經典學到的空性教理,幫助我的觀行有所進步。我也向自己承諾。我一定要努力觀行,才能悟到空性或菩提心,也就是悟到我的真心本性。

之前,有人告訴我有關禪宗的諺語: 「山外有山。」我肯定是遇到很多山了,而且在征服這些山的過程我也很法喜。但我知道即使我已經坐在山峰上了,一定還有其他的山峰會出現。上周日,我們在誦《四十二章經》時,突然有一句話跳出來:「既發菩提心,無修無證難。」

啊!是的,又一座山出現了。

我的學佛旅程還繼續著。

修行心得

中文研經班學員 傳醒

《佛說四十二章經》裡有云:「人有二十難」。自從踏入海天禪寺,自己親自感受到了好幾條難。特別是下列十難:「得賭佛經難、被辱不瞋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慢難、見好不求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賭境不動難。」傳醒確定每位居士到精舍上課、當義工,都有體會到以上這幾條難。

回憶到十四年前我初次走進海天禪寺,當年父親剛往生,心情不好,到處尋找辦法讓我心安定。有一天,看到報紙裡在推廣海天禪寺的禪修班。那時,馬上知道——我已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了。而當時的我什麼都不懂:不懂什麼是佛、法、僧,不懂恭敬心、感恩心,更不懂因果。我還有一些恐懼:不敢晚上開車,不敢講華語,怕講不好,有種自卑感等等。

就是因為中文太差,當時就選擇上英文禪修班。我的第一堂課,師父已經在講四聖諦了。在聽開示時,我幾乎感到心中一盞燈打開了。忽然間,這一生當的的許多疑問、疑惑,全部解答了。

沒缺課的過一、兩學期後,開始當義工。師父們漸漸地給我翻譯功課發心,回到家翻譯時,都覺得好痛苦。交作業後,師父沒說什麼,只是另外拿一張從美國精舍寄來的同一篇作業,提供給我參考、比較。啊!原來師父是在教我!

接著,師父給我帶回家的功課越來越多了。我才知道只上英文班不夠,對佛法的瞭解很淺、有限。就決定放下那麼多的恐懼,晚上乖乖來上中文禪修課。一開始聽師父開示,十句內,我幾乎只能明白兩句,筆記沒辦法作。還有另外的對頭是晚上精神閒散,會打瞌睡。所以我說:「得賭佛經難、廣學博究難。」

修行雖然是個人的學習,但在當義工時,必定要跟別人相處、溝通與合作。這裡就有產生很多摩擦。每一次起煩惱,跑去跟師父抱怨,師父們都會勸我要放下我執、不要想太多、要看自己多反省檢討、要多包容。英文有一句話說: ‘No man is an island.’ 本來的我很內向,現在當義工,就必須要學會實踐「對人以和」。所以我說:「被辱不瞋難、觸事無心難、除滅我慢難、見好不求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賭境不動難。」

十四年前的學員,一個個都不見了。可能他們覺得,來禪寺只是一種打發時間的活動。可能現在的他們,還到處尋找安定心之所。那麼我為何還在呢?因為我知道我已找到了真寶。找到了真寶就不放棄!

我們太有福報有一個這麼殊勝的海天禪寺,給我們定心、明心、淨心,來學習佛法的智慧。很感恩 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以及每一位清淨優秀的法師這幾年來對我的辛苦教導。他們是我的大善知識。而因為「會善知識難」,我祈願生生世世護持三寶,永不退轉。阿彌陀佛。

禪七心得

海天禪寺英文高級禪修班學員 法爾

第一次知道禪七要禁語時,我並不緊張。因為不說話我比較自在。事實上大部分的時間我寧可不說話。

禪七第一天,住持和尚就告訴我們,要放下世間的一切煩惱,七天中全心全意地禪修。我們主要的工作就是打坐,以期找到本具的真心。

頭二個晚上,安板了我還睡不著。已經聽到室友在床上打呼了,我的心還在嘰嘰喳喳吵個不停,妄想紛飛,完全不在當下。我在擔心會不會睡過頭,還有被蚊蟲咬的很癢,弄得心煩意亂。

出了禪堂,也就是不打坐也不行香的時間,會有引磬或打板等法器來提醒我們。打板時,有一位法師邊走邊用木槌敲出一種特別的節奏──提醒時間到了;要養息了、要起床了、或是下支一香要開始了。

禪七期間我們禁止使用手機、鬧鐘、也不可閱讀及書寫。所有清醒的時候就是要用功禪修、提起正念。受八關齋戒時,我們戒子,都住在寺院,持守出家人的部分戒律,像出家人一樣過著簡單的生活,也過午不食。

出乎意料之外,我竟然非常渴望想知道時間;想知道規定什麼時間做什麼事的時間到了嗎──該走的時間到了嗎, 起床的時間到了嗎,養息的時間到了嗎,等等之類。

在第三天晚上,晚課後我回寮躺在床上已經快睡著了,我一聽到打板聲;扣、扣、扣、扣…,其實是法師打的是養息的板聲。我馬上從床上跳起來,開始整理床鋪──起床了。沒想到另一位室友也跟著起床。過了幾秒,才發現怎麼這麼安靜。因為通常起床的板聲一響起,整個寮區就開始騷動起來,但是現在卻這麼安靜。我偷窺了一下寮房外面,走道上非常安靜,果然我的懷疑是對的:這是養息時間而不是起床的板聲。於是我又回去睡了。

那天之後,我便非常適應每天的作息。不用等板聲響起,自己就起床了。養息時間,我自己也會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打坐。然後提早回到禪堂多用點功。

禪七早晚課的靜坐,對我非常珍貴。因為這個時刻禪寺非常寧靜。坐在禪堂裡,特別是被南投如詩如畫的群山包圍,迎著早春的微風,每個人都盤著腿靜坐著。有幾次,我似乎瞥見傳說中那個難以捉摸的心,不過我告訴自己要放下,只要專注呼吸就好。

打禪七的學員差不多有1800多位,我打坐的禪堂也超過300位。但令人驚訝的是,竟然可以這麼安靜,每一個人都安詳地坐著。

我離開馬尼拉那天,法師們祝福我們「坐到一支好香」。我以為這只不過是提醒學員在禪七中要用功。就像說法文早安「Bon Jour」一樣沒什麼特別。起七時,住持見燈大和尚也是這麼說。那時我很想問住持和尚怎樣才算是一支好香──我在想「以什麼為標準?」── 可是起七茶會時我並沒有機會問。

現在我大概有點概念了。坐一支好香是你的心不動,可是很清楚你人在哪裡;你的背在痛,可是你不理它;你的膝蓋在痛,可是心保持平靜;你的腳在麻,可是心保持覺知,繼續打坐不為所動。你想讓妄想停下來,可是你的心仍然覺知它停不下來。

噹!引磬聲響了,提醒大家可以下坐。但四十分鐘過去了,你卻以為只有五分鐘。

噹!噹!引磬響了二聲。大家準備起坐行香,而你卻選擇繼續打坐。

我的朋友可能覺得很納悶會問:「打坐的意義是什麼?」我以前會回答,打坐讓我的心平靜。也的確還是如此。但現在我可能會回答:「打坐就是打坐。」也就是說,打坐讓我了解生命的唯一目的就是活在當下。

過去不存在,未來也不存在。這些只是對當下的誤解而產生的抽象概念。一支好香不是只有60分鐘長。它是此刻無限的當下──不過當您開始打妄想時,它就不見了。

有時,我們大老遠去旅行只是想找自己的家。其實我們一直都在家。

佛光照亮我未來


傳懿

作為一名在家居士、世間凡人,固有的觀念總會認為孩子就是自己的未來和希望!所以今天選定這個題目,是想談談在學佛的道路上,我的孩子是怎樣努力精進的。

開始系統學習佛法,懂得正法是在二O一二年三月。我因緣巧合地踏進了海天禪寺,連續聽了幾節初級班的禪修課。離開菲國之前,住持見樞師父又單獨給我參禪,我當時的心情真是無法用語言表達,含著熱淚告別了師父,是激動、是不捨。現在想想,更多的是看到光明前景後的興奮。

走在路上,我第一個念頭就是這麼好的人生目標,我一定要儘快告訴我的孩子。當時她只有十七歲,正是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年齡。真是有福報啊!一定要讓她知道佛法,懂得佛法,這樣她才不會迷失方向,才能認識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到了北京,我立刻把自己知道的最淺顯、最初級的佛學知識傳遞給她——關於六道輪回的痛苦、因果的關係,我們學佛就是要離苦得樂。她聽得雖然入神,但我知道她不明白,因為我也不很懂。她認真的問我:「那我們現在該怎麼辦?」我說:「誦經,我們從字數最少的《心經》開始。」從此以後,我們每天晚上誦《心經》,女兒有寫書法的習慣,週末還會常常默寫《心經》。

九月,她離開北京去加拿大求學,分手時,我反覆強調一句話:「當你覺得無助的時候,當你寂寞的時候,當你難過的時候,總之,當你感到一切不如意的時候,就背《心經》。佛菩薩聽到你誠心的誦念,一定會幫助你,比什麼都管用!」果不其然,第二學期的實習課程,她非常渴望去一個部門,但經理明確表示想要個男生!女兒這時什麼也不想,每天心無雜念的默誦《心經》,同時回向給十方法界一切眾生,就在離開部門的最後一周前,經理主動找到她,說:「我決定錄用你啦!」女兒說:「當時我心裡湧動著千言萬語,化作了一句話『阿彌陀佛』」。

我是海天的客座學員,福報沒有當地人大,只能來來回回。但每次回到海天,我都努力精進,刻苦求法。自己都能感覺到每次的進步不能用尺來量,要用臺階來算,一學期下來感覺上了幾層樓!我會把自己學到的,領悟到的馬上傳達給女兒,把自己上課記的筆記拍照發給她,她不明白的問題會及時問我,我就會向師父求法,明白以後再講給她聽!就這樣,我們斷斷續續堅持了四年半,我覺得女兒比我進步大,比我的前途光明,所以我衷心的說一句「佛光照亮我未來」。感恩佛菩薩,感恩師父,感恩一切眾生讓我有一個愛學佛法的孩子。

二O一五年底,因為老和尚的因緣,全世界弟子開始誦讀《金剛經》,我轉達給女兒,之前她一直在誦《地藏經》,熟練程度可以達到四十分鐘一部,而且覺得很輕鬆!但誦《金剛經》的痛苦就大了,雖然只用十五分鐘的誦讀,她會糾結二十分鐘!我請教師父,師父說:這其實也是一種障礙,必須要用《金剛經》的定和慧來破這個執!我告訴她以後,她表示一定要轉變念頭,瞭解經文、理解意思,增長智慧破除執念!

通過女兒學佛,我也深深體會到:學佛的孩子就是不一樣。我像她那個年齡,心是粗的、觀念是模糊的,目的是不明確的!而她每天和我交流時說出來的話,有時候讓我感到驚訝,我說你怎麼想到的,她就會說「你告訴我那天師父上課講的啊。師父說菩薩細中細,凡人粗中粗,所以我們要向菩薩學,凡事多考慮細節,多為別人著想啊!」我聽了真的很欣慰。

女兒不僅自己學佛,還把自己的好夥伴領進佛門。開始的時候,讓同學每週跟她去精舍,怕人家抵觸,就說:「我們一起玩玩去,帶你看看!」還請素食給同學吃,或打齋讓同學嘗嘗齋飯,一來二去,那個同學也喜歡去精舍了,還主動約她,她就教同學怎麼問詢、怎麼拜佛,見到師父要合掌說阿彌陀佛!那個同學在這種薰染下,終於有一天說:「澤一,我想和你學念經,像你一樣天天早上或晚上誦經。」女兒說:「好啊!但你剛開始,不要貪心,從定心的《心經》開始吧!」還告訴人家:誦經可以消惡業,但要看你做的惡業有多大哦,不是念一遍經你就一切順利了,是有因果的,如果你的惡因大,果還是會顯現的,你要明白這個道理才能堅信佛法。

我鼓勵她說:「你講的不錯啊!」她說:「我一定要給她講明白,不能讓她到時候打妄語,否則罪因更大!」
昨天一個新結識的朋友問她:「你父母做什麼工作的?」她說我自豪的說:「我爸爸在菲律賓做中醫大夫,我媽媽在海天禪寺做義工。」當人家一臉驚訝的神態看著她的時候,她說我的心裡甜甜的,可美了!我聽了以後終於領悟師父說的「法喜充滿」的含義了。我在禪寺積累的福報,能夠讓我的孩子法喜充滿,她的未來怎能不是一片光明那!

修行心得

傳皈

傳皈和一般土生土長的華僑一樣​,​生長在菲律賓華裔的家庭​。畢業後出社會工作,就​已經是一位洗禮的天主教徒​。雖然每逢週末,會陪​信奉佛教的雙親去​​佛寺禮佛​,​但當時連母親口中的觀世音菩薩和佛寺大雄寶殿的三尊佛像都分不清楚!

2013 年,家父不幸往生,兩年後慈母亦辭世而去。家人尊重雙親以佛教方式舉辦後事。做七期間,恭誦《地藏經》,但對於經文,我雖認識其字卻不解其義,以此因緣進入佛門,在海天上課。

傳皈幾十載的親情,在短短三年內頓失摰愛雙親,痛不欲生。悲痛的心情,幸遇佛法、在禪寺聽經聞法,以及師父的關心安慰和慈悲的指導下,慢慢理解世間的無常。原來,除了色身父母應該敬養外,尚有更重要的法身父母要護持和供養。

這四年來,在海天打坐、上課、誦經、修行,是傳皈這一生中最大的轉捩點!急躁不耐煩的脾氣,在師父開示的平常心中柔和下來。平時得理不饒人的個性,被課程所教的包容心、慈悲心感化,漸漸學會寬恕別人。原來不持瞋恨之心,是解脫人間痛苦之良藥!

親友們看到傳皈的改變,感到十分驚訝!非但如此,我慢慢學會凡事不計較、反而自我檢討、慚愧懺悔。傳皈除了受三皈五戒,也在2016年年底受菩薩戒。法師鼓勵我們,除了持守清淨的戒律,還要修自利利他的菩薩行。我開始學習關心親戚、朋友、同學,甚至關懷未曾相識的師兄們。尤其對病重生離死別之事,儘量抽空去撫慰及幫忙。法師非常慈悲,精心安排居士們輪流在禪寺當義工修福修慧。傳皈在學習廣結善緣中,有很大的收穫,真正體會到幫助別人的確是快樂之本。雖布施從不求回報,但最終福報還是回歸於己!多朋友少敵人的日子,原來是這麽輕鬆愉快!

傳皈幾十年來的習氣,當然不能在短短的這幾年去除。尤其在苦海無邊的人間,平時所面臨的十之八九都是不如意的事,經常生起非善之念。幸好師父的教誨銘記在心,次次喚醒傳皈的反省、檢討、慚愧、懺悔,惡念隨即轉成善念。

還有凡夫俗子的執著太多。傳皈的成長,是在一對為家庭付出身命的雙親扶養下長大。此生雖很有福報,但對親情的情執,尚在學佛中一點一滴地學習放下!

傳皈在此非常感恩:此生有幸能做禪宗弟子、有福報親近惟覺安公老和尚為法忘軀所成就的清淨中台禪寺、還有日夜無休為眾生慈悲指引的善知識--老和尚及諸位法師們。傳皈無以為報,希望日後有更多的因緣和福報在禪寺用功學佛、持戒修行、護持道場、永不退轉。阿彌陀佛!